[樂游網導讀]德國游戲雜志GamePro的編輯最近應邀到溫哥華Slant Six工作室,搶先體驗了一把《生化危機:浣熊市行動》。以下是該雜志放出的游戲試玩體驗
德國游戲雜志GamePro的編輯最近應邀到溫哥華Slant Six工作室,搶先體驗了一把《生化危機:浣熊市行動》。以下是該雜志放出的游戲試玩體驗:
邊跑邊射擊!
試玩的場景開始于浣熊市一個漆黑的院落中。一個頭戴瓦斯面具的四人小分隊手持武器站在那里,周圍是金屬墻和鐵絲網。這四個隊員就是玩家將要在本作中控制的角色。游戲的最終版將會有四人合作模式,多人在線模式也已經公布,但細節尚不清楚。
同其它的戰術射擊游戲一樣,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特長。“Beltway”是小隊中的爆破專家,金發女郎“Bertha”的角色是醫護兵,瘦小而結實的“Specter”則是竊聽專家。然而我們在游戲中首先玩到的是Vector這一角色,他是一位“現代忍者”。這位陰影戰士是小隊中的滲透專家。他穿著一件類似《刺客信條》中的標志性斗篷,它一定有某種功能,但現在我們還不清楚。Vector的武器是一把加裝了消聲器的突擊步槍。在最終版的游戲中,玩家可以用經驗點數“購買”武器和技能。
Vector偷偷地溜進了一條漆黑的小道,很快就來到了一個開闊的路口。街道上四散著被燒毀的汽車殘骸,上面覆蓋著大量的金屬板等垃圾,火光已經淹沒了它們。滿是涂鴉的墻上散落著半凝固的暗紅色血跡,仿佛預示著厄運會隨時發生。地面上到處都是碎玻璃和木屑。下水道井蓋上不斷有污水涌出。在Vector前面的不遠處,幾個喪尸正在享用一具尸體。
在看到Vector后,喪尸們決定好好享受下鮮肉,因此他們緩慢地朝Vector走來。Vector迅速朝著逐漸靠近的僵尸開火。這時我們意識到,在本作中玩家可以邊跑邊射擊,而這在《生化危機》系列中尚屬首次,僵尸身上中彈后流著血倒下了。“爆頭”會把僵尸的頭部打得粉碎,鮮紅的血漿和部分腦組織大量濺落在黑色的柏油路面上。這兩個僵尸只不過是用來“練手的”,而這也正是開發者的意圖所在。
Andrew Santos解釋說:“本作的喪尸還是《生化危機》系列中經典的移動緩慢的家伙。我們并沒有讓它們行動更為迅速。他們應該是游戲中貫穿始終的威脅,又時玩家甚至可以利用他們獲得優勢。”《生化危機:浣熊市行動》中的主要敵人是有武器的,即“美軍特種部隊”。
“款待”喪尸們
Vector繼續前進,接下來遇到了三個美軍士兵。多虧了放大瞄準功能,Vector用精確射擊干掉了其中一個士兵。另外兩個士兵立即尋找掩體隱蔽,藏在了車輛殘骸后面。這些車輛很明顯當初是用來組成一個大規模路障的,但還沒有成型就被摧毀了。在機槍的火力下,Vector也不得不為自己尋找掩護。他躲在了一堵脆弱的磚墻后,開始向士兵射擊。在一番射擊后,第二個士兵也被殺死了。第三個士兵在中彈后也扔下了武器,用雙手捂住腹部的傷口。
Vector開始靠近受傷的士兵。當他逐步接近時,我們見證了《生化危機:浣熊市行動》的另一個特別之處。一群僵尸循著士兵傷口的血腥氣味慢慢接近了士兵。Vector真是好運,原來被這群喪尸堵住的道路現在暢通無阻了。就像用食物吸引狗一樣,用受傷的敵人引誘喪尸成為游戲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策略。但仍有一些僵尸沒上Vector的當。
現在是Vector那現代版鎖子甲派上用場的時候了。就像《殺戮地帶3》中的Helghast狙擊手一樣,Vector現在變成了隱身狀態準備潛行過去。我們很想知道其他美國海軍士兵有什么特別之處。Vector的隱身衣看上去很不錯,但并沒有什么創新之處。另一場戰斗發生在一個后院里,但很快被一位老朋友攪了局:一個“暴君”T-103突然出現。《生化危機》標志性的有機生物兵器(B.O.W.)在本作中依然扮演著重要角色,最可能是在boss戰中出現。但我們還沒有機會對付這個兇猛的敵人,demo就結束了。
技術上干凈利落
在本作高調公布后,我們在溫哥華卻沒有看到更多的東西。但畢竟,選擇了Slant Six就意味著Capcom選擇了一大批《生化危機》系列的死忠,他們知道如何把自己擅長的射擊內容結合起來。
這個特別為《生化危機:浣熊市行動》開發的引擎在技術上干凈利落。能夠善于利用光影效果營造一種危機四伏的氣氛。游戲的色彩并不豐富,大多數用在了燃燒的物品和血液上面。然而,如果不是因為那些四處可見的浣熊市標志牌,那么我們可能根本認不出來。那些后院的喪尸可能會讓你認為這是98年的那款作品,但現在看來更像是《求生之路》的風格。盡管如此,視覺上的回憶價值仍然對一跨游戲的成功非常重要。我們估計盡管這款《生化危機》衍生作品的手法很有希望,但位置會很尷尬。《生化危機:浣熊市行動》中缺少人們熟悉的角色,四個游戲主角相比起來也很蒼白且流于俗套。
我們喜歡的地方:
- 再次回到浣熊市
- 引誘僵尸
尚待改進之處:
- 流于俗套的主角
- 無甚新意
- 公布元素在哪兒?

喜歡
頂
無聊
圍觀
囧
難過